国内第一个能源互联网建设项目落地鹤山
日期:2016-09-29文章来源:
今日(9月22日),国内第一个能源互联网建设项目在江门鹤山落地。江门市2016年重点建设项目、广东江门-中山-清远跨区互补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之江门国电盛唐能源互联网建设正式启动,该项目在江门地区总投资近20亿,除部分用于电源建设,剩余的全部投资到各合作企业项目工程中,项目的建设让企业实现节能减排,冷热电三联供让蒸汽价格下浮15%、平均电价下浮5-10%成为可能,对当地企业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打造竞争优势起到重要作用。
广东江门-中山-清远跨区互补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由江门国电盛唐燃气发电有限公司、深圳茂源电力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华北电力大学规划设计,首批50家鹤山市工业企业联合发起。项目建成后,将形成江门、中山、清远能源互补格局,有效提高三地跨区电力交易比重,降低企业平均用能成本。项目目前正通过广东能源局申报首批国家级“互联网+”智慧能源试点,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江门国电盛唐项目作为江门市2016年重点建设项目,是第一个落地的跨区互补能源互联网,冷热电三联供燃气分布式能源项目总规模6×14.4MW,一期3×14.4MW燃气轮发电机组直接接入江门市电网纳入大网消纳,为周围园区提供电力和冷、热负荷;二期采用微网方式实现就地消纳,主供鹤山物流港。
据介绍,项目的建设让企业实现节能减排,冷热电三联供让蒸汽价格下浮15%、平均电价下浮5-10%成为可能,对当地企业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打造竞争优势起到重要作用。江门鹤山市近50家企业在与江门国电盛唐燃气发电有限公司签订蒸汽用热框架合同的基础上,享受深茂“让客户在用电中盈利”的概念,对项目建设积极支持,主动推进,希望借此契机降低企业实际成本,共享“互联网+”智慧能源的电力改革成果。
承担项目设计的深圳茂源电力销售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华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主任刘敦楠教授说,广东江门-中山-清远跨区互补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依托当地能源资源和负荷需求,利用深圳茂源电力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多年分布式能源规划、建设的优势,通过建设集中式风电、分布式光伏及分布式燃气能源站,实现跨区多能互补协调及跨区交易,提高清洁能源的消纳能力,实现电力供给侧结构性优化;借助双向信息通信、大数据分析挖掘、智能调控等技术,优化能源生产和利用过程,实现能源供需的协调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参与电力交易市场及互联网金融众筹投资,建立绿币交易市场,实现分布式清洁能源的点对点消纳,引导社会资源参与能源互联网建设,形成“人人参与、市场交易、共享经济、共同富裕”的创新发展模式。
深圳茂源电力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江门国电盛唐燃气发电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东接表示,除广东项目,公司还在天津钢管厂投资建设能源互联网,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实现节能减排、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降低工商业用能成本,让客户在用电中盈利。广东江门-中山-清远跨区互补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在江门地区总投资近20亿,除部分用于电源建设,剩余的全部投资到各合作企业项目工程中,让企业享受在用电中盈利的实在回报。
继江门之后,广东江门-中山-清远跨区互补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建设将在清远、中山陆续启动。
(责任编辑:江门市电力行业协会)